600岁的故宫 竟然可以这样科技“养生”( 二 )

故宫

单霁翔提到的这幕“君臣奏对”,发生在故宫 “发现·养心殿数字体验展”上。在这套应用系统里,每个大臣都可以“对答”五百多句话。

前几年,养心殿开展修缮,展区一度不对外开放。故宫博物院于是为游客搭建了一座数字博物馆,让人人都能“走”进数字化的养心殿,批阅奏章、密谈臣僚,或者带上虚拟现实头盔,御览殿内陈设,倒也惬意。

“科技对有着600年历史的紫禁城意味着什么?”单霁翔发问,却又“明知故问”。

“沉睡”的宫殿和文物一间间、一件件陆续被唤醒、激活。如今近600岁的紫禁城,科技已是无处不在。也正是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如今我们和古老的故宫一样,在“智慧城市”中,过上了“智慧生活”,平安美好,且不断升级。

01

文物不仅要修,更要“活”

科技不仅“复活”了养心殿——这个清代先后八位皇帝居住、办公、学习的超级SOHO(家居办公)区,养心殿的很多“宝贝”也在高科技帮助下重新焕发生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