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岁的故宫 竟然可以这样科技“养生”( 四 )

比如穿珠堆绫上乐王佛唐卡,它不是用颜料“画”出来的,而是人工精心编织的杰作。蓝色双身、四面12臂的上乐王佛周围,还点缀着682颗小珍珠。当上乐王佛头像放大20倍以后,直径为1毫米左右的天然小珍珠纤毫毕现,串联并联的“钉珠绣”技法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镜头放大100倍后,金线、银线等各种材质间的搭配技巧、编捻工艺也因此都更易人工复现。

600岁的故宫 竟然可以这样科技“养生”

600岁的故宫 竟然可以这样科技“养生”

● 上:璎珞串钉法(显微镜20倍);下:捻银线(显微镜100倍)

专家们还据此复原了唐卡背后的“3D立体打印”工艺——堆绫绣。史书记载唐代明代称之为 “剪彩”,即将各种颜色的绫子剪成花样,堆积粘贴,做成图案,这种绣法在明清时期大量使用于唐卡之中。省力省料不说,还可以根据需要填充或垫高,形成立体效果。

一件件本已黯淡的唐卡,在文物医生的精心诊疗下,毛孔渐渐舒展,呼吸开始恢复,前世今生的记忆得以重启,从色泽纹理到气场神韵,仿佛都“活”了起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