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二腈技术国产化破冰 “卡脖子”将成历史( 二 )

己二腈是PA66(俗称尼龙66)生产的关键中间体,主要用于生产尼龙中间体已二胺,约90%的己二腈用于尼龙66的生产。因其强度高、耐温、耐热、电绝缘性好等特点,尼龙66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塑料、汽车、机械、电器零件、工业丝、民用丝等领域。

但由于技术壁垒及投资门槛较高,己二腈的行业集中度也极高。目前全球己二腈产能184.5万吨,主要集中在英威达、奥升德、巴斯夫(含索尔维)和旭化成四家企业中。其中英威达占比超过50%,也是唯一一家向外大量销售己二腈的生产商。

根据己二腈生产商的估计,随着行业的发展未来己二腈或将出现16.5万吨左右的市场短缺。可以说,己二腈早已成为整个产业链的咽喉和最易受到冲击的一环。

而在我国,“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产业链面临的更为尴尬的现实:寡头高度垄断,技术封锁严重,完全依靠进口,定价受制于人。

2018年我国己二腈进口29.3万吨,同比增7.7%。与此同时,尼龙66市场需求保持强劲,2018年消费量52万吨,同比增9%,其中进口27 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3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