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女孩的文学梦( 三 )

必须成为“顶梁柱”的李思盈,想找工作养家,但因为年纪小,没人敢聘用她。找不到工作,在踢路边一个被丢弃的塑料瓶释放情绪时,李思盈眼前一亮,“可以捡废品卖钱”。

从衣食无忧到翻垃圾箱,这个巨大的落差,李思盈只能自己慢慢适应。她还记得,刚开始翻垃圾箱时,脏乱的食物残渣和腐烂发酵的气味让她恶心得赶紧调转了头。还有路人打量她的眼光,让她觉得十分尴尬。

“但要不捡废品,我和母亲就得饿肚子。”最穷的时候,李思盈和母亲3天没吃东西,靠喝水充饥。

“我又不偷不抢,没什么可丢人的。”调整心态后,李思盈开始忍着恶心翻起垃圾箱。第一天拾荒,捡来的废品卖了3.5元。看到劳动换来的生活费,李思盈找到了成就感。

对于捡废品,李思盈早已总结出了一套规律。每天8时后,清洁工才会运走垃圾。每天11时到13时、17时到20时,是扔垃圾的高峰期。算准时间,可以捡到更多废品。

无论什么天气,李思盈每天5时都会出门。为了能有更多收获,她常常要步行十几里路。除了塑料瓶和纸箱,她也常捡书本、报纸、铁、铜线等。收来的废品,能卖就卖。有些捡到的衣服、鞋子、餐具,她拿回家洗干净,留着自己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