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刷牙不手动,人人来电动( 六 )

据刘会明介绍,目前国内电动牙刷产业带主要集聚在江浙和广东一带,但真正能从电机制造到整支电动牙刷生产的工厂可能不到二十家。

“2016年之后代工厂开始增多,现在大约有300多家,95%以上都是小作坊。”陈茂辉说。

通常来说,大厂工程师带上20几人就可以成立一个小工厂,但由于人员精力不足,产品把控很难到位。“一方面用材用料会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规范的验证,电器安全性、防水性、小零件刷头牢固度等方面难以保证所有批次都合格。”刘会明解释说。

低价化的市场竞争导致中型代工厂生存艰难。它们在价格上拼不过小作坊,品牌运营能力又不够强,更难以吸引追求稳定供应商的高认知度品牌,所以被上下挤压。“很多规模中等的代工厂都已经在转型,因为生产的产品卖不动。”陈茂辉说。

没有一个大V能抗拒电动牙刷竞争一激烈,推广也就多了起来。

“教育市场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陈茂辉的感受是,消费者从认知到购买电动牙刷的的过程仍然很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营销先行”成为很多品牌不得不采取的市场策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