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机数千亿的海上新“三峡” 会否重蹈光伏行业“大跃进”(11)

目前,国内海上风电尚无长期运营经验和成本数据积累,海上运维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与陆上风电不同,海上风电项目均采用5000千瓦以上的大容量机组,但目前除了福建兴化湾安装有试验风机外,国内尚无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批量运行的经验。

与此同时,根据目前国内已建成的海上风电场运维情况看,海上运维工作量是陆上的2~4倍,费用远超陆上风电。

海上风电除了运维成本高企之外,运维船只还十分有限。上述风电企业的高管向1℃采访人员举例说,海上风电的运维工作需要大量的海工船只,但目前国内海工船只非常有限。“我们找了大半年,找到的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他说。

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大唐集团规划发展部的李海涛公开表示,光伏大规模超规划发展,在本就千疮百孔的补贴基金池上捅出了一个更大的窟窿,而海上风电的突击核准,又在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2018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等四部委出台的《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业内统称“5·31新政”),对光伏进行限规模、限指标、降补贴,对光伏行业的补贴进行“断奶”,顿时引发了行业的共振。当时多家光伏企业的高层向1℃采访人员表示,一批光伏企业将因此走上绝路。此后,“5·31新政”不得不再次进行修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