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效能这样提升( 三 )

“环境建设”破解信息不对称

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从短期来看,是指在商业活动可持续的前提下,金融机构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同时有效降低资金价格。但从长远来看,这涉及一个基础性问题——“增量降价”之所以可行,在于激活了小微企业沉睡的信用信息,金融机构据此才能对企业做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疏通信用信息淤堵犹如“舒筋活血”,是金融服务“打地基”的工作。

采访人员调研发现,针对当前银行机构“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的“痛点”,祛病的关键是信用环境建设,必须推动信息畅通,进而实现信用识别、信用转化、失信惩戒,让企业敬畏市场、珍惜信用,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其中,搭建好相关的数据平台是基础。“浙江银保监局已经与省大数据管理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工商、法院、税务、公安、环保等23个省级部门建立了数据共享对接,并与地市数据对接,由我们牵头推进‘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这属于公益性项目,金融机构将免费使用。”浙江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包祖明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