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线上培训需回归“初心”( 三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助理研究员杨程指出,“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发展最主要的形式之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教育培训机构疯狂增长,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将对当前的教育生态造成较大影响。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在成本、师资、场地等方面较传统的培训均有优势;二是政策体系不健全,表现为之前教育领域相关政策法规对在线教育规范较少;三是利润空间较大,吸引大量资本的进入。

针对校外线上培训行业中的一些乱象,《意见》提出了具体整治要求。如线上培训应当根据学生年龄、年级合理设置课程培训时长,每节课持续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要在培训平台和课程界面的显著位置公示培训人员姓名、照片和教师资格证以及外籍培训人员的相关信息等。

《意见》的出台,并非是第一次对校外线上培训机构进行规范化约束。2018年1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将线上教育纳入了监管范围。其中明确提到,线上培训机构所办学科类培训班的名称、培训内容、招生对象、进度安排、上课时间等必须在机构住所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必须将教师的姓名、照片、教师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在其网站显著位置予以公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