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个互为镜像的晶粒结合时,就形成了镜像双边界( 二 )

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Andrew WEE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 , 包括研究员何晓烨博士和黄玉立博士 , 开发了一种方法 , 可以在分子束外延生长二硫化钼膜上自组装二氨基苯那嗪(DAP)分子 。 二硫化钼膜含有密集的镜像双边界缺陷网络 , 具有伪周期的“车轮”图案 。 通过自组装过程 , 二氨基苯那嗪(DAP)分子排列成多孔结构 。 这些结构呈交替的线性和三角形构型 , 遵循底层二硫化钼(MoSe2)层的六角形“马车轮”图案 。

二氨基苯那嗪(DAP)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光、电化学和生物化学应用前景的有机化合物 。 这些结果表明 , 二硫化钼单分子膜的位置依赖电子和化学性质可以作为纳米图形的天然模板 。 与原始半导体二硫化钼结构域相比 , 这种位点特异性的分子自组装过程具有更强化学反应性 。 研究小组的第一原理计算表明 , 活跃的镜像双边界与二氨基苯那嗪分子中的氨基结合 , 促进了组装过程 。 在解释这项研究的意义时 , Andrew WEE授说:这些有缺陷的过渡金属二硫化氢和多孔有机分子结构可以找到潜在的应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