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个互为镜像的晶粒结合时,就形成了镜像双边界( 三 )

比如选址催化、分子传感器或柔性有机光电器件 , 这项研究为在原子水平上制备纳米二维过渡金属二硫化氢表面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 并为探索二硫化钼的局部化学性质提供了一个平台 。 控制二维(2D)材料缺陷的密度和类型 , 促使开发新的方法来调整其物理和化学特性 。 特别是过渡金属双晶上的镜像双晶边界(MTBs) , 由于其具有电荷密度、波的跃迁和自旋电荷分离特性 ,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

在本研究中 , 展示了二氨基苯那嗪(DAP)分子多孔结构在二硫化钼六角形马车轮图形表面上的自组装 , 该多孔结构具有l型和t型交替聚集构型 。 与原始半导体二硫化钼结构域相比 , 这种位点特异性分子自组装归因于更具有化学活性的金属镜像双边界 。 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 , 活性MTBs与DAP分子中的氨基结合促进了DAP组装 。 研究结果证明了MoSe2单分子层的位置依赖电子和化学性质 , 可以作为一个天然模板来创建有序的纳米结构 。

博科园|研究/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

参考期刊《自然通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