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读懂人心?情感科学专家:靠表情识别情绪不靠谱( 三 )

用AI读懂人心?情感科学专家:靠表情识别情绪不靠谱

图 | 人们被要求给表情做标记(来源:Barrett)

当然,这篇论文并没有否认常见的典型面部表情是存在的,面部表情在社交中的巨大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情绪研究领域有各种各样的信念,论文反对的正是心理学家 Paul Ekman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提出并在后来发展起来的“情绪指纹”理论。

论文认为,“情绪指纹”理论在方法论上存在缺陷。例如,他们用演员夸张的表情作为情感起始点。当被试者要求为这些表情贴标签的时候,他们常被要求在有限的选择内作出决定,这促使他们达成某种共识。

Barrett 说:“数据显示,人们在生气时,平均只有不到30%的时间会皱眉。所以愁眉苦脸不是愤怒的表现,而只是众多愤怒表达之一。这意味着超过70%的情况下,人们在生气的时候不会皱眉。最重要的是,他们在不生气的时候经常会皱眉。”

多年来,Barrett 及一些人一直在警告公司的感情识别模型过于简单。而销售算法的公司回应称,他们的分析基于很多信号,而不仅仅是面部表情。问题就在于,如果真的收集了很多信号的话,他们如何使之平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