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之上,AI教育的一场“文火慢炖”( 三 )

当《创新者的窘境》英文版1997年出版时 ,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只是哈佛商学院的助理教授 。 此书一出确立了他在创新技术管理领域的地位 , 迄今被称 “创新大师” 。 而对AI+教育领域的创新者而言 , 看起来很美好的未来 , 却埋藏着多个坎儿 。

首先是特殊性 。

教育是个传统的行业 , 至今已运行千年 , 有其完整的运行逻辑 。 从过去孔子尊师重道 , 到今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另外教育还关乎人 , 人的成长 。 中国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 , 美国人讲倾一村所有育一人才 , 都体现了教育在人生中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 这种极度传统 , 又极度重要的行业 , 在接受技术改造时格外困难 。

今年3月 , 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国创新者论坛上 , 行业大咖也曾分享对于AI教育的态度:其一是肯定AI赋能教育取得的成绩 , 其二就是互联网颠覆不了教育 。 学霸君创始人兼CEO张凯磊直言“被AI武装起来的在线教育基本上没怎么撼动线下教育” 。

其次 , AI+教育不能只谈钱 , 还要谈情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