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垃圾分类全覆盖"满月":想租房需承诺分类( 二 )

以市中心黄浦区的小东门街道为例,街道的垃圾投放点从原来的120余处缩减到61处;6月20日试点工作全覆盖之后,湿垃圾量逐日上升,从开始的每天六七桶到27日的30桶、29日53桶、7月1日的69桶。湿垃圾量大增,意味着需要进行焚烧填埋的垃圾量减少了,降低了对环境的伤害。

上海垃圾分类全覆盖"满月":想租房需承诺分类

在宝山区梅林居委的世华佳苑小区,垃圾总量从48个桶减少到目前的二十三四个桶,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减少了一半,大大提高了垃圾分类回收的利用率。随之垃圾清运费用也大为缩减。

不仅居民和上班族的分类习惯逐渐养成,许多人还有了预期之外的收获。“以我们企业为例,比如食物浪费少了,大家吃东西都吃得很干净;自我管理更好了,工位变得更干净,做保洁的大叔大妈下班也更早了。”极链科技董事长助理兼创始研究员刘羽丰对第一财经表示。

动迁不忘垃圾分类

近日,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走访了小东门街道——这里是为大家熟悉的豫园、城隍庙所在地,真正的老上海老城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