恺庐主人 成都少城“活字典”( 七 )

房屋虽然很窄,但却挤了4口人。为了养家,父亲杨炳新摆杂货摊,水果、油条、纸扎什么都卖,不得已时还得外出打杂工。在幼小的羊角眼里,父亲“什么都干过”。

少城“活字典”熟悉每条街道

拉木尔羊角这个名字来历有些复杂,“拉木尔”系他蒙古族中的姓氏,后改为汉姓“孙”,又改姓“杨”,后来他自作主张改姓“羊”,再后来他更名为“羊角”。我问他其原因,他笑了笑,说:“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喜欢。”或许羊本来自于草原,是久居城市的草原民族对辽阔草原的一种本能的思念吧。

一辈子醉心于艺术的羊角,干过“喝饱打杂跑腿”的营生,可谓吃得苦中苦。1984年羊角先生回到祖辈早年住过的少城里——宽巷子11号。其实这是他妻子蒋仲云家的私宅。妻子远在美国教书,11号老宅只剩下羊角和儿子居住,那是满蒙人的祖屋,羊角在这里坚守着。

羊角生于斯长于斯,踩着宽巷子的碎方砖,沐浴着这里的民风民俗,一年一年长大成人。成都的水土虽然养人,但羊角身上却依然飘动着一种蒙古人特有的气质,轮廓分明,皮肤铁红,两眼似铜铃般……有北方民族骑射风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