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谢飞:爱电影的人只是一部分,纳税人的钱应该给所有人( 四 )

他给青年导演指出了“主动放映”的路子。“有的片子不是商品,不可能去公演,甚至连审查工作都不用去做,这样的片子可以去学校放映。”FIRST青年电影展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在非电影节期间,官方会以巡展的方式将影片带往全国各地的观众。自2012年以来,FIRST主动放映每年进入20多个城市站点,100余所高校,为超过3万余人提供在电影节与院线之外的观看机会。

“一百万的电影,和一亿拍的电影没有本质的区别”

作为一个专注发掘、推广青年电影人及其作品的电影展,FIRST青年电影展尤其关注青年人的发展。在采访过程中,谢飞也提到了青年导演常有的困境——缺钱。

他分享到,在数字化时代,电影拍摄的成本并不高。“一百万以下拍一个像样的电影是没问题的,跟一亿拍的电影没有本质的区别。你是一个青年人你干嘛要那么花钱,包括《路边野餐》都是贴了钱甚至贷了款拍出来的。”

即使电影中有大场面,所需的成本也不高。谢飞提起自己2017年在平遥国际电影节看到的《骑士》,一部聚焦美国西部印第安部落的影片。其中有不少描写西部牛仔和南达科他州的场面戏,但整体只有8万美金的预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