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谢飞:爱电影的人只是一部分,纳税人的钱应该给所有人( 六 )

对话谢飞:爱电影的人只是一部分,纳税人的钱应该给所有人

《郊区的鸟》“艺术不用迎合市场,这是两种评价体系”

回忆起80年代的电影和电影受众,谢飞感慨道:“现在的6万块银幕,主要面对的是以娱乐为目的的城市青年观众,这个群体是非常狭窄的。中国14亿人,有70%甚至80%是从来不到电影院去看电影的。这个跟我们80年代绝对不一样,那时我们全社会从老到小都要去看《芙蓉镇》、《周恩来》,这是完全不一样的评价体系。”

正因为当今影院的受众群体单一而狭小,谢飞建议青年影人不要单纯以票房决定片子的好坏。目前中国没有多元化的市场,没有老年社区院线、学生院线、青少年院线,票房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的选择和态度。如果年轻人盲目迎合市场,一些有价值的导演和电影作品就会被扼杀。

讲到这里,谢飞提起了1948年费穆拍摄的《小城之春》。当时,主流的观众并不认可这部电影,评论家认为它“缺乏思想”、“空洞无聊”。然而在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诞辰时,香港电影金像奖将《小城之春》评为百年百大华语电影第一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