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博文,带着评弹走天下( 八 )

我知道这样的跨界融界,肯定也会是被诟病的。甚至我也看到过蛮过激的言辞。我问过高博文如何面对各种批评。高博文说,他基本不回应各色批评,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得更好就是了。

评弹时尚起来了

高博文还是一个会写文章的人。上海银行博物馆馆长、《行家》杂志总编黄沂海,曾策划了一个视角独具的专题,以《繁花》为由头,以评弹《高博文说“繁花”》为开篇,做一个海派财经生活金装版“繁花似金,摘几朵静赏”专题,约请高博文和我合作,高博文写评弹“繁花”,我则是漫说社会“繁花”。

高博文跨界,将评弹的社会半径越跨越大了。我有个感觉,这几年,评弹有点被青年男女当作小众时尚了。谁知道蒋调俞调,谁知道评弹艺人的传说乃至八卦,都是酒后茶余的谈资了。有人在讲,也有人在听。

再怎么跨界,高博文的主力支撑腿,稳稳当当踩着评弹。我知道高博文唱歌非常好,不过和黄龄合作,和谭维维合作,他依旧是评弹,黄龄和谭维维则是吴侬软语了一把。对待评弹,高博文也在跨,是跨越。《林徽因》和《高博文说“繁花”》,我都去听过。是传统的评弹,但是表现手法上分明多了新意,老听客不感到突兀,新一代觉得有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