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映玉:焊接宛如绣花 助力“华龙”腾飞( 二 )

2008年,冲着“焊接核电设备”这个行业内的最高挑战,白映玉南下来到了广州。为了迎接挑战,她先后考取了RCC—M、ASME、HAF603等20多个核电焊工资质,足以适应不同焊法、不同工艺、不同产品的需要。如果说,在压力容器行业偶尔还能见到几个女焊接工人的话,那么到了核电的领域,她就是一枝独秀的“焊接之花”。

制造蒸汽发生器有一道关键的工序,为了使核电产品被辐射的冷却剂能够在一个封闭的回路里循环,需要用堆焊的方法,在内壁“镀”上一层耐腐蚀层,形成核电设备内部的隔离层,实现承受高温、高压的同时抵御腐蚀。这些焊缝一条不能出现差错,X光射线、超声波、涡流……所有能检查产品焊接安全性的手段,都会被用上,检测方式非常严苛。在施焊时,12把喷吐火舌的燃烧装置在为钢构件加热,工人脚底的温度接近200℃,普通的鞋子踩在上面,会被融化掉。作业环境温度高达50℃,感觉人在快速地出汗,但就是发现不了汗液的存在,那是因为汗很快就被气化了。焊工单次施焊时间最多也就30分钟。严苛的技术要求和严酷的工作环境让这道工序成为“魔鬼焊接”工序。

为了攻克这道难关,白映玉率领小组在开工前,对工位、焊机、焊接参数和操作过程都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白映玉带领小组6人轮番上阵,用7天时间完成这道工序,并且在探伤检测时一次合格。“这可比发奖金还让我高兴!“魔鬼焊接”工序的诅咒最终被打破,累计在高温环境中待了28个小时的白映玉欣喜万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