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评:面对赚钱APP利诱 保持清醒有多难

北京青年报评:面对赚钱APP利诱 保持清醒有多难

看新闻可以赚现金,刷视频可以拿红包,甚至聊天打字、走路跑步也可以赚钱……现在,一批声称使用就能赚钱的手机APP,频繁在网络上打广告,吸引大量用户下载安装。“新华视点”采访人员调查发现,此类APP多数涉嫌夸大宣传,承诺的高额回报往往无法兑现,鼓励用户拉人头发展下线的模式,引发质疑。

在手机应用市场,打着赚钱噱头的APP几乎随处可见,且覆盖领域广,包括新闻阅读、影音播放、健康运动、小说阅览、手机输入法等。因为时间自由,再加上广告宣称“简单轻松”,赚钱APP受到不少用户青睐。然而事实证明,这类APP往往并不能让用户实现“有手机就能赚钱”甚至于“躺着就能赚钱”,赚钱APP并没有给我们掉下馅饼,而是挖了一个个陷阱。即便有赚钱可能,也是在完成各种前提任务,比如签到、分享、做任务、收徒等,耗时耗力之后才会获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收益,提现门槛还比较高,可谓得不偿失。

耗时耗力却几无收获倒在其次,更大的问题还在于,随意注册使用赚钱APP,存在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赚钱APP在注册时,基本要求用户填写真实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因为涉及利益与提现,还要绑定银行账号、微信号等。一些赚钱APP为消除用户担心泄露个人信息的疑虑,还宣称自身和某某互联网企业达成了合作。在很多软件都进行了实名认证的当下,不少用户觉得再多几个实名认证也无大碍,然而,当他们一脚踏进赚钱APP的圈套,兼职、推荐刷单、网贷等骚扰电话就开始找上门来,让人不堪其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