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评:面对赚钱APP利诱 保持清醒有多难( 二 )

正如法律人士所说,赚钱APP基本上涉嫌虚假宣传,以所谓的赚钱奖励诱人下载,以及向周围亲属朋友分享,吸引大量手机用户加入,刺激流量扩张,再通过流量变现获利。同时,巨大的流量还可以用来吸引融资、提高企业估值,而用户则相当于“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有的赚钱APP要求用户缴纳押金作保证且难以退款,则涉嫌诈骗;有的赚钱APP要求用户以收徒等方式作推广,师傅、徒弟、徒孙构成上下层级,师傅能从徒弟、徒孙处获得收益,这就涉嫌“拉人头”式的传销了。

故而,面对赚钱APP利诱,用户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却会有陷阱。问题的关键也许不在于那些宣称“看视频能赚钱”“跑步也赚钱”“看小说赚钱”的APP的忽悠话术有多高明,而在于一些用户太功利,一个个功利性APP,恰巧碰上了一个个功利性用户,又怎么会没有市场?因此,在披露赚钱APP真相之余,舆论要提醒用户不要轻信此类APP“轻松赚钱”的广告,以免上当受骗。那些从中赚到钱的故事或许就是他们做的利诱文章,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当用户可以赚到钱,APP运营者又从哪里赚大钱?

在提醒用户远离赚钱APP时,各地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相关APP不规范行为的处罚力度,倒逼平台加强广告审核,规范自身行为。比如,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前不久约谈了曾宣称“看新闻能赚钱”的几款资讯类平台,要求相关企业加强广告发布前审查把关,杜绝发布虚假违法广告。此外,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还要加强对这类平台的运营资金监管,防止平台出现“跑路”现象,损害用户权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