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合伙”海明威搞文创,莎士比亚汤显祖也加入了( 四 )

在邝芮看来,图书是很多内容IP的起点,具有天然的版权优势,但作为传统行业,一些行业传统也在影响文创发展,“发展文创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传统工作思路的取舍,从市场出发,从需求出发,从审美出发去考量,并且需要新的渠道和产品逻辑。”

一件发源于图书的文创是如何诞生的呢?

邝芮介绍,一方面,如果有已成型的形象,会拿来用,但更多的文字内容仍需要展开想象,用较好的审美风格呈现出来,毕竟,如果缺少视觉加成,就会失去一部分“路人粉”和“颜值党”;另一方面,强调基于内容的文化性,“一些文创产品可能好玩有趣,但言之无物,也并非我们开发的方向。”

简而言之,首先,梳理出版社的著名IP,接着,思考哪些产品相对容易实现,然后,把IP和产品结合起来,最后,加入创意灵感和人文底蕴。

比如,一款帆布包,灵感来源于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灵魂问答。中西戏剧史上的并峙双峰,逝世于同一年,人文社出版过由朱生豪等人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和汤显祖的《牡丹亭》,均为经典版本。帆布包采用双面异色的形式,来展现两位戏剧大师的灵魂对撞:正面是《哈姆莱特》中的经典台词“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背面用《牡丹亭》的题记回答了这个问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