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啤酒 如何撬动节会产业( 四 )

7月17日,呼伦贝尔首届青岛啤酒节进入第12天。当晚,一对来当地旅游的意大利夫妇偶遇节日,并登上了舞台。“我们曾开车来回180公里,专程去买青岛啤酒。”他们表达出了对中国品牌的由衷喜爱。

相比一些啤酒节,呼伦贝尔首届青岛啤酒节场地不算大,但一百余名各类服务人员,卫生、安保、售卖人员各自统一着装。现场有定岗保洁人员定期清理,同时现场安保定点定时巡逻检查。有关负责人坦言,青岛啤酒节多年的品牌积累,让人在无形之中,就感受到了压力:“本来搭建一个舞台十几万元也能搭,我们的舞台搭建就花了三四十万元,就是为了维护品牌,为了回馈消费者。”

呼伦贝尔首届青岛啤酒节不负众望,并进一步刷新了这座城市对青岛啤酒的认知。“原来只知道青岛纯生,在啤酒节上,我们还喝到了鸿运当头、奥古特等品类的啤酒,系统感受到了青岛啤酒果然有一套!”几位市民不仅举起了酒杯,还竖起了大拇指。

在江西九江,青岛啤酒节伴随青啤工厂而生,在半封闭的节日场所里,无论是否消费青岛啤酒,人们都毫无疑问成为全民狂欢盛大节日的参与者。啤酒节不仅准备了高质量的啤酒美食,还为在外围驻足观看的市民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演出,为大家“酿造”生活的快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