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IP联名和网红营销,中国电子烟品牌能否扬帆出海?( 二 )

中国电子烟品牌融资不断,却迟迟没有大额资金注入。资本们面对电子烟实在是慎之又慎,这不是没有缘由的。电子烟风口虽大,却也动荡频频,刚刚兴起时就连番受挫。

2019电子烟市场遭受了两记重锤:315晚会上电子烟被点名批评,“一刀切”的处理方式,使得蓄势待发的电子烟被浇了一大盆冷水;卫健委将立法监管电子烟的消息传出后,中国电子烟品牌更是战战兢兢。无他,电子烟法律、法规尚不明确,国内电子烟市场具有极大不确定性。

面对中国3.5亿烟民的巨大市场,电子烟又整装重发:浑水摸鱼的劣质品牌被淘汰,新品牌加入,电子烟的战况也全面升级,从之前的EASY模式进化到HARD模式。

更准确地讲,中国电子烟更像是游走在烟草的灰色地带,即将出台国家的政策法规随时可能给它致命一击。

东方不亮西方亮,国内电子烟品牌可扬帆出海

中国电子烟品牌在国内饱受争议,一直在刀尖上起舞。不得不承认,海外的电子烟法律法规、营销环境、社会认知远比国内友好,市场的教育成本也更低,中国电子烟品牌可借力供应链优势,剑指全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