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数位:室内定位技术在智慧城市里的“初探”( 三 )

室内定位之法

相较于以GPS为代表的室外定位技术 , 室内定位是一个发展多年但大众仍比较陌生的领域 。

室内场景时 , 卫星信号到达室内环境时信号较弱 , 受建筑物遮挡严重 , 使得其在室内环境无法获取准确的位置信息 。 通过WIFI、蓝牙、地磁、卫星信号、基站定位、惯导等技术 , 实现对人、设备、物体等在室内空间中的精准位置感知 , 就是我们所说的室内定位 。

目前 , 室外定位技术已经足够成熟 , 精度往往能达到较高水平 , 但室内定位由于多种原因掣肘 , 发展相对较慢 。

黄兴鲁告诉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 , 室内定位技术可以从信号和算法两种维度去区分 。 从信号上看 , LED可见光、超声波、无线通信信号(蓝牙、WIFI等均属于此列)均可用于定位 , 从定位算法上看有指纹定位、三角定位、时间到达等常用方法 。

比如 , 可见光定位优势在于成本低廉 , 对光源调制特定的高频闪烁信号进行定位 , 但其弊端在于对用户手持设备角度提出要求 , 否则将阻碍光敏传感器的信号接收无法定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