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 百威英博断臂求存( 二 )
近年来,百威英博频频收购国内外多家知名啤酒厂商,大刀阔斧拓展业务版图的同时,也让公司遭遇到债台高筑的窘困。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百威英博面临着高达1025亿美元的现金债务。据悉,为偿还债务,百威英博曾宣布2018财年的分红减少50%,约40亿美元用于偿还债务,同时其高端啤酒部门还裁员300余名。
啤酒营销专家方刚表示:“出售旗下澳洲品牌,这仅仅是百威出售动作中的一项。未来可能还会继续出售旗下包括韩国及洪都拉斯在内的其他资产。预估百威出售资产总规模接近200亿美元,预期控制债务规模在800亿美元左右。”
线上线下难觅业绩亮点
虽然百威英博欲通过出售旗下业务减小负债的压力,事实上,在终端市场,百威英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更加让人难以忽视。近日,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走访北京部分商超及卖场发现,百威的市场占有情况不容乐观。在永辉超级物种安贞门店采访人员发现,在酒类柜台以1664为主的嘉士伯产品以及进口精酿啤酒占据了货架,并未见到百威经典的红色包装产品。有店员表示:“近期进货主要以货架上的产品品类为主,品牌会根据进货不同进行轮换,之前也有一段时间卖百威,但是最近不卖了。”此外,在BHG华联生活超市BHG百货店采访人员发现,百威啤酒被摆放在位置较偏的货架上,甚至有被其他产品遮挡的现象。同样,在美廉美超市安外店采访人员观察到,虽然百威啤酒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货架展位,但是在前来选购的四组消费者,都没有选购百威啤酒。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百威英博整体布局以中高端市场为主。可能由于部分超市、卖场由于经销商利润空间有限和缺乏整体维护团队,导致商品上架不足。
推荐阅读
- 内忧外患无可惧!华为携首款HMS手机突袭欧罗巴,能否破局需观望
- 中兴通讯、英博超算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
- 百威亚太大跌3% 获纳入深港通下港股通名单今日生效
- 豪能科技欲从新三板转战A股,雪花、百威啤酒等巨头是客户
- 华润啤酒(00291)高管复盘百威和喜力交易,前后两协议狂赚200多亿港元
- 百威亚太再跌1% 连跌两日累跌逾4%
- 内忧外患之下,安防龙头海康威视何以自处
- 百威亚太持续创新高 较IPO价已累涨20% 市值相当于3个润啤
- 收评:港股恒指涨0.28% 美团、百威股价再创新高
- 百威亚太涨近5%突破4200亿港元 总市值顶6个青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