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落差大于年龄差:青春期闯进二孩家庭( 四 )

王晓琪回忆,当初这个弟弟就和“空投”一般,毫无征兆,“哐当”一声砸在她平静的生活里。小学二年级寒假,她去姑姑家住了一个月,回家发现屋里多了小婴儿。“爸妈没有提前和我商量,甚至全家人都告诉我弟弟是在医院门口捡回来的,当时我真信了”。

“从天而降一个弟弟,对我影响还比较大,我在作文中还细致描写过这个事。爸妈不仅没说为何生弟弟,更没告诉我作为姐姐该如何对待弟弟。这导致我对弟弟不亲,虽然会一起玩,但不会彼此分享内心想法。”

王晓琪感慨,她即将上大学时,强烈感觉要是爸妈早点教她做姐姐的责任就好了。“因为真的只有小时候一起做一些事情,彼此关心,长大了才会比较亲。现在我俩过于独立,缺少某种更亲密的联系”。

青春期在父母那里一直缺失的“关系课”,只能自己补回。上大学后,当妈妈打电话抱怨弟弟时,王晓琪会帮弟弟解释;放假回家,主动过问弟弟的学业。“当我主动靠近后,弟弟也明显长大了,会主动和我聊学校和生活的事”。

在尹红峰看来,当父母决定生第二个孩子时,应和第一个孩子好好沟通,说清楚为何想生弟弟妹妹,以及大孩子可能会面临哪些改变,从而唤起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