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字节跳动的神话与现实(20)

有趣的是,这也是微博、快手近年来在做的事情:让内容信息流在“算法推荐”和“主动关注”之间取得平衡。算法的地位越重要,推送就越精准,但是创作者经营粉丝的难度就越高。抖音取得了不错的平衡,但是平心而论,它的“流量私有化程度”仍然不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快手等。

在短视频发展的早期,明星网红等KOL(意见领袖)大多以微博、秒拍为大本营,秒拍实质上是附属于微博的。可惜,微博的“大众媒体”色彩太强,过于注重突发新闻事件,导致流量越来越向头部集中,话题也越来越趋向于同质化的娱乐八卦。于是,垂直KOL纷纷到抖音、小红书谋求出路。

等到抖音羽翼丰满之后,即便是头部KOL,也无法忽视它了。抖音的高端市场定位特别受到MCN(多渠道发行商)的欢迎,故而能从MCN获得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相比之下,快手几乎没有MCN的参与。

关于字节跳动的神话与现实

随着抖音的崛起,BAT做出了一系列反应:百度至今还在推广好看视频,阿里推出了鹿刻,腾讯推出了微视、Yoo视频等。其中,百度的失败是必然的,而阿里并未投入足够的资源;最可惜、也最令外界不解的,是腾讯在短视频领域并未取得突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