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语音识别进化简史:从造技术到建系统( 八 )

印象深刻的是,在《向往的生活》第三季中,几乎每期嘉宾都会主动和小度对话,然后被智能音箱流畅的对答所折服,对比一些智能手机里还处于有问有答状态的语音助手,自然的语音交互阶段已经提前到来。

不难从中看到这样的变化:刚开始的语音识别还处于造技术的阶段,可能仅仅是为了新奇炫酷的体验,但随着智能音箱、语音助手等软硬件应用的普及,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棘手的痛点,语音交互开始有了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的可能,进而打造一个以语音为入口的全新操作系统。

可以借鉴脑学界“感官侏儒”的说法,手和舌头是人类最灵活的两个部分,从DOS系统到施乐的图形化界面再到移动设备的触控交互,无不依赖于手的交互。

而当语音技术和人工智能同时走向成熟,或许就像《2019语音技术报告》中所描述的:“语音交互扭转了以往人机交互的存在形态,用户与设备间基于语音交互的全新关系开始搭建,与之前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过渡一样,其对底层平台的全新需求也在酝酿当中。”

甚至不排除语音优先的可能,亚马逊Alexa首席科学家Rohit Prasad曾直言:“我们希望消除与客户的摩擦,最自然的方式就是通过声音。它不仅仅是一个能提供一堆结果的搜索引擎,它还会告诉你答案。”言外之意,语音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摆脱文字和屏幕的束缚,提供一种升维的用户体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