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语音识别进化简史:从造技术到建系统( 四 )

计算力的水平,关键在于FPGA等硬件的发展。

在这三个维度的比拼中,谁拥有数据上的优势,谁聚集了顶级的人才,谁掌握着强大的计算能力,多半会成为这场较量中的优胜方。于是在语音识别的“少年时代”,终于开始了跃进式的发展,刷新纪录的时间间隔被压缩到几年到几个月。

2016年语音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0%,但在这年晚些时候,微软公开表示语音识别系统的词错率达到了5.9%,等同于人类速记同样一段对话的水平,时任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发声称百度在2015年末即达到了同等水平;2017年6月,Google表示语音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5%,而早在10个月前的时候,李彦宏就在百度世界大会上宣布了百度语音识别准确率达到97%的消息。

一个有些“奇怪”的现象,为何在语音识别领域缺少前期积累的中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从无到有,甚至有后发先至的趋势?可以找到的原因有二:

首先,传统专利池被挑战,竞争回归技术。

语音识别进入深度学习时代,并没有背负太多的专利包袱,中美玩家们有机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