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农商行降级的背后:“虚胖”体质下“不良”高企( 三 )

7月31日,中诚信国际评级机构(下称“中诚信”)发布报告,将长春发展农商行主体评级由“AA-”调整为“A+”,评级展望由“负面”调整为“稳定” ;将长春发展农商行2015年6亿元二级资本债的信用等级由“A+”调整为“A”。

“中诚信”在报告中指出,长春发展农商行面临的信用挑战为,净息差逐年收窄,由2016年的2.71%降至2018年的2%;净营业收入由2016年的16.18亿元,降至去年的10.23亿元;不良贷款余额由2016年的2.93亿元增至去年的6.37亿元;不良率由1.97%升至3.37%。

不仅如此,长春发展农商行存贷业务客户集中度较高,稳定性较弱;非标投资出现风险,减值准备计提不充分,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下行压力大;同业竞争激烈,产品创新能力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中诚信”表示:“基于对宏观经济和行业环境、该行自身财务实力以及债券条款的综合评估,对该行的评级做出调整。”

安徽桐城农商行是今年首家被降级的银行。1月25日,中诚信国际发布对安徽桐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桐城农商行”)二级资本债券的跟踪评级报告,将桐城农商行的主体信用等级由A+下调为A,评级展望为稳定,将该行在2015年发行的2.7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的信用等级由A下调为A-。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