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农商行降级的背后:“虚胖”体质下“不良”高企( 五 )

“长期以来,一些中小银行纷纷将做大规模当成抵御风险的手段,但是在扩表的同时,信贷业务管理较为粗放粗放,‘不良’认定宽松,结果就是资产规模上升的同时,不良贷款也随之增加。”前述金融分析人士认为。

评级报告显示,运城农商行2016年到2018年资产总额逐年增长,分别202.52亿元、229.05亿元和231.59亿元。资产总额中占比较高的贷款总额也逐年增加,为67.66亿元、79.9亿元和91.5亿元;同期该行不良贷款余额随之开始走高,为1.19亿元、1.18亿元和1.71亿元。而作为不良贷款先行指标的关注类贷款上升更加明显,上述同期分别为3.9亿元、15.79亿元和31.41亿元。显然,未来运城农商行仍然存在“不良”上升的压力。

这次被降级的平遥农商行也存在“不良”和关注贷款双升的问题。该行2016年不良贷款余额为0.79亿元,2018年上升至1.19亿元,不良贷款率则由1.51%升至2.29%。关注类贷款增长更加猛烈,从2016年的2.27亿元上升至12.52亿元。

“随着地区经济的下行,‘不良’高企,一些农商行将面临更严峻的生存环境,尤其是有‘离农脱小’盲目扩张倾向的农商行更需要注意。”董登新认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