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潜力依然巨大(经济新方位·70年数据说明什么)( 四 )

如何进一步拓展“中国制造”升级空间?付保宗认为,当前工业产品还处于规模发展阶段,高端、优质、安全、绿色产品供给相对不足。“未来还需要健全产业准入标准体系,完善包容有序的创新激励机制,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着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研究还需突破

70年来,我国工业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延伸,归根结底依靠创新和科技进步。在创新驱动战略指引下,工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17年,作为创新主体的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达10.2万家,比2004年增长5倍;2017年规上工业研发经费支出,比2004年增长9.9倍。

——工业技术能力从跟跑到领跑,得益于政策正确引导。下放科技成果处置权、强化保护知识产权、大幅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受益……一剂剂政策良药焕发了科技创新的生机。

——工业技术能力从跟跑到领跑,依托于巨大市场空间。张世贤认为,内部看,庞大的中国市场使任何一项创新尝试都可能产生巨大投资回报,这就增强了企业创新的动力和抗风险性;外部看,在与国际企业的市场竞争中,通过空间换时间,也为中国企业争得了更多试错机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