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下一个千亿市场,电子烟即将迎来监管( 三 )

电子烟由烟杆、雾化器和烟弹组成,其中烟杆可以循环使用,而烟弹是消耗品,吸完需要单独再买,每个烟弹大约相当于2包香烟的量,价格通常在30元上下。烟弹的复购显然是所有玩家必争的领域。

今年2月,梅花创投与聚为集团共同投资了电子烟企业Yistar益爽,金额为1000万元。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告诉采访人员,烟杆的利润不高,烟弹的利润很高,它是消耗品。目前来看大家都在吸引渠道,所以会对渠道进行补贴,要拉拢渠道。“投资者会看团队的营销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还有产品的开发能力。但目前来看,营销能力比较重要,关键在于能不能快速起量。”

从目前来看,本土电子烟的市场有很大增量空间。美国电子烟行业的渗透率大约在13%,目前中国约有3.5亿烟民,但电子烟的渗透率刚过1%。瞄准这一赛道的公司和投资人不在少数,从事科技等领域的名人陆续进入该领域,如罗永浩、“同道大叔”创始人蔡跃栋、前小米21号员工等。

近30笔融资,少则千万多则数亿元,过去1年间资本对国内电子烟企业的追逐热情,丝毫未减。这仅仅是公布出来的,吴世春说,业内已经有更高的投资,只是没有公布。“中国烟民规模很大,如果能用一种产品让他们戒烟或者代替部分吸烟的需求,可以创造非常大的市场规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