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企争锋CAR-T免疫疗法( 三 )

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企业集中布局CAR-T疗法的时间稍显滞后。据财新采访人员不完全统计,瑞士诺华制药、法国Cellectis等在CAR-T领域备受关注的国外公司,大多在2013年乃至更早之前,已瞄准CAR-T疗法研发。中国则自2015年方迎来CAR-T研发项目的迅速增长。

但中国已成为全球注册CAR-T临床研究项目量最多的国家之一。ClinicalTrials网站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1月26日,中国有超过120个CAR-T研究项目被登记在册,其试验开展数量占全球比例也在上升。

颐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张宇告诉财新采访人员,有关CAR-T疗法的原理、操作流程,已有很多公开资料和科学研究。以前中国企业在新药研发上比较弱,但就CAR-T技术而言,中国并没有落后太多。“美国很多公司2012年左右开始做,中国2014年前后就基本跟上了”,张宇表示。

随着监管政策逐渐明晰,预计将有更多公司进入。2017年末《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发布前后,中国共六家企业按药品审批流程先后提交CAR-T疗法临床试验申请,国家食药监总局均已受理。

按全球率先上市的两款CAR-T产品三至五年的审批时间估算,中国CAR-T产品或最快2020年面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