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兵模式vs挤牙膏战略,华为麒麟高通骁龙开启全面“芯”战( 四 )

扶摇直上的麒麟

从立项到成品 , 海思麒麟芯片一路来也是褒贬不一 。 及至麒麟970集成NPU开始 , 麒麟芯片发力逐渐明显 , 而最新的麒麟980和麒麟810的提升 , 相信不少朋友也是深有感触 。

不仅仅是迅速跟进了7nm制程工艺 , 麒麟810同样基于Cortex A76和Cortex A55两枚核心 , 主频分别达到了2.27GHz和1.88GHz 。 这次的GPU则是对祖传的“玛丽”进行了加强 , 配备了Mali-G52定制版 , 性能已经超越了骁龙730 。 虽然官方将其定位在旗舰级别 , 但从性能上来看 , 应当还是处在中端向旗舰的爬坡段 。

类比高通的布局线 , 麒麟810应当是偏向2000元左右位段的定位 。 但显然荣耀这边并不这么想 , 因此此次荣耀9X的定价就十分值得玩味 。 1399元的起价 , 在产品线上 , 麒麟810直接击穿了高通的1000-2000元位段的布局框架 。 无论是在产品设计还是布局定位上 , 麒麟810都使得华为系打了一个翻身仗 。

不过总体看来 , 麒麟产品线相比高通还是略显薄弱 。 此次麒麟810将7nm红利下探固然是大快人心 , 但无形中也加强了内部的同质竞争 , 最终只能寄希望于对其它卖点的精准“刀法”来实现差异化 。 在手机细分品类逐渐强化的情况下 , 过长的战线不利于产品的溢价上探和性价比下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