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箭重复使用还要迈几道坎( 六 )
如今,我国试验采用栅格舵控制残骸落点,也属首次尝试,科研人员担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崔照云说,此次试验选择在大中型成熟运载火箭最大的一子级上安装栅格舵,要保证对火箭发射不能造成任何影响;在一子级返回地面过程中,栅格舵要经受上千摄氏度高温、近10倍自重的冲击力,对提升研发制造技术不失为一种“巨大挑战”。
现在“落得准”,将来要“落得稳”
接受这个“有很大难度”任务的,却是一支只有10余人、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年轻研发团队。于他们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敢闯敢干”。
以电气系统为例,这是控制栅格舵动作的“大脑”,新一代电气系统首次从实验室飞向蓝天,成功完成了飞行控制和数据传输任务。
电气系统负责人彭越告诉采访人员,火箭上传统的电气系统,虽然设计成熟、性能稳定、飞行成功经验多,但单机设备体积大、数量多、成本高,显得较为臃肿。这次下决心要做新一代电气系统,就是将测量、控制、遥测遥控等功能统统整合在一个约为巴掌大小的盒子里。
推荐阅读
- 电子游戏|电子游戏=精神鸦片?
- skt|被SKT冷藏埋没,来中国带队打进世界赛决赛的励志人物史
- 手机游戏|中国游戏登顶全球第一,从日本吸金60亿,还从美国赚回64亿
- 手机游戏|中国二次元手游,在日本三分天下,原神和荒野行动霸榜前二
- 帝国时代4|老外做的《帝国时代4》,究竟能有中国味吗?
- 精灵宝可梦|精灵宝可梦22个中文技能名字修改 中国风味十足 欺诈变移花接木
- 明日之后|明日之后“人尸大战”展现中国精神:人类的未来我们共同争取
- edg战队|我绝不会离开EDG!Scout曾主动要求来中国,在最难的时刻坚持留队
- edg战队|青史待留名!多么希望这些中国队员们能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名字
- 全球总决赛|中国EDG夺冠刷爆朋友圈,家长应该告诉学生,电竞不等于打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