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脱美元特权(13)

2018年5月,CIPS(二期)全面上线并改善了运行时间,由5×12小时延长至5×24小时+4小时,实现了对全球各时区金融市场的全覆盖。当时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CIPS运行时序的调整是顺应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要求,调整后的夜间时段正值欧美金融市场营业时间,可以有力支持全球的支付和金融市场业务。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CIPS的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下一步将着重解决业务量问题。

上个月,CIPS运营机构总裁许再越在公开论坛上表示,目前CIPS与SWIFT的覆盖范围相当,但是业务量仍差距较大,未来将着力解决使用CIPS通道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以提升业务量。

除了构建独立于SWIFT的跨境支付系统,中国也在积极推广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使用。目前中国已与周边多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本币结算协定,试图在双边贸易中逐渐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并在去年3月推出了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原油期货,推动人民币成为大宗商品计价结算货币。

康奈尔大学资深贸易政策教授普拉萨德(Eswar Prasad)指出,未来随着交易便利性和计价功能提升,人民币将在国际支付和结算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将显著地调整全球货币的相对地位——美元的主导地位可能会受到侵蚀,欧元和英镑的重要性将显著下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