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脱美元特权( 三 )

现在多国正在构建独立于美元的支付系统,尝试摆脱美元控制国际贸易的筹谋已愈发明显。同时,这些举动的背后又夹杂着美国的盟友和战略竞争对手对各自政治利益和国际局势的权衡,以及合纵连横的复杂心思。

在美国政府重新对伊朗实施制裁后,欧洲三国决定另起炉灶,试图绕开美元继续与伊朗贸易。与此同时,俄罗斯已经在“去美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中国亦在推进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以支撑人民币国际化。

独立于SWIFT报文系统的CIPS已实现对全球各时区金融市场的全覆盖,并且在最近两年发展迅猛,已成为人民币跨境清算服务的主渠道。很多研究国际金融的人士认为,CIPS是最具战略格局和发展前景的非美元支付系统。

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随着交易便利性和计价功能提升,人民币将在国际支付和结算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他们也指出,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角色会受到中国货币当局政策意愿的限制,未来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将取决于中国政府对经济和金融市场改革的决心。

从目前来看,尽管这些国家的举动在短期内难以撼动美元的主导地位,但是,这仍然意味着全球跨境支付体系已被开辟为大国角力的又一个战场——欧洲、俄罗斯和中国都在力图削弱美元的“超级特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