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暴发户诞生迷思:审蠢时代的“自毁式”营销还有多久的保质期?( 三 )

随着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直播、短视频等多个平台渠道被打通,网红的生产由单个打造向批量生产转变,逐渐形成了多元化、体系化的模式。在MCN模式兴起的情况下,每一个百万、千万级流量的网红人物背后都有着强大的策划团队。而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由网红衍生出来的内容创作产业链之中,网红孵化公司对网红进行专业的包装,再通过供应商、电商、广告商等对其积攒的流量进行变现,从而实现产业闭环。网红从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偶然性事件演变成了可预测的常态性产业。

流量暴发户诞生迷思:审蠢时代的“自毁式”营销还有多久的保质期?

如果复盘网红经济,你会发现人设是打造网红的核心。不论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网美”,还是愚蠢而不自知的“网丑”,归根结底都是打造差异性人设。拥有高辨识度人设意味着你的网红进阶之路已经成功大半。而如今,姣好的面容、曼妙的身姿、端庄的举止已经不足以引起大众的关注,能够在流量池中掀风起浪的往往是因为奇葩另类、哗众取宠——“蠢丑”人设才是当今流量社会的吸睛法宝。

靠着搞怪、另类博出位的网红屡见不鲜,从因在网络上发表雷人言论而走红的国内第一代网红“凤姐”罗玉凤;到过度整容、高调炫富的“蛇精男”刘梓晨以及用马克笔画眉、魔性自黑式化妆的段子手艾克里里;当然还有萝莉音、“大妈”脸的乔碧萝殿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