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义务教育阶段恢复每周0.5学时健康教育课( 二 )

一份涉及11118所小学和初中的调查研究表明,已开设健康教育课并定期上课的学校仅占64.6%,小学(63.9%)略低于初中(67.1%);开设但没有上课的占3.6%;开设不定期课程的占21.3%。同时,还有学校老师反映,规定的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尚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从学校层面来看,有些学校领导不重视健康教育课,即使有课时,也经常被挤占。有健康教育教师更是表示,“健康教育成了良心活儿,有责任心的教师认真教,没责任心的教师随意教。”

对此,常春呼吁,健康教育对于青少年是“刚需”。“高年级学生有了自学的能力,但是至少应该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每周不低于0.5学时的健康教育课时。”她建议,要把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并把每周安排0.5课时健康教育课,确定为中小学法定责任。在严格落实健康教育课时、强调“强制学时”的同时,也可以拓展更多元的教学方式,比如拓展“互联网+健康教育”的内容供给,提供网课,让有自学能力的孩子可以线上学习。

“作为家长,我们也非常希望学校能够提供系统的健康教育。”邬婧女士的女儿上五年级,近年来,关于女童遭性侵的新闻屡见于媒体,这让她越来越重视对女儿进行“性教育”。在她看来,“性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孩子的保护,应该是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合力完成的,“我们家算比较开明,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还有很多家长是意识不到的。尤其是农村地区,家庭健康教育严重缺位,学校如果不能兜底,孩子们在这方面就是一张白纸了。所以,学校每周多抽出一节课来让孩子学会更好地爱护自己,没什么不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