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星,奇妙的外太阳系天体,自转、公转、轨道共振都别具一格( 五 )

正如同木星的引力主宰小行星主带 , 影响它的形状并偶尔使一些小行星和微型行星进入内太阳系一样 , 海王星的引力主宰了柯伊伯带(Kuiper Belt) 。 这造成了柯伊伯带中的间隔(由于会受到海王星的轨道共振而产生的空白区域) 。

在这些间隔区域 , 物体对于海王星拥有一个1:2 , 2:3或3:4的共振比 , 意味着每当海王星完成两次公转时 , 这些天体会完成一次公转 , 或当海王星完成三次公转的时候 , 它们会完成两次 , 依此类推 。 由于冥王星是其中最大的星体 , 超过两百个已知存在的位于2:3共振比地带的小行星被成为冥族小行星 。

尽管冥王星经常穿越海王星的公转轨道 , 他们2:3的共振比保证了他们永远不会相撞 。 偶尔海王星的重力也会导致冰星体被踢出柯伊伯带 。 许多这样的冰星体最终去向了内太阳系 , 在那里它们成为了拥有极长公转周期的彗星 。

海王星的最大卫星 , 海卫一 , 过去曾被认为是一颗被花王星的引力捕获的柯伊伯带天体(Kuiper Belt Object)以及海外天体(Trans-Neptunian Object ) 。 它的与其他卫星不同的逆行运转(retrograde motion)为这个猜测提供了证据 。 与此同时 , 海王星也拥有一定数目的位于它的第四和第五拉格朗日点(Lagrange points)的特洛伊族天体(Trojan Objects) 。 这些“海王星特洛伊族天体”可以被认为是与海王星又有着1:1的轨道共振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