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论文引热议:"马兜铃酸致肝癌"是实锤还是误读( 四 )

“成年后的中国人肝癌发病主要是因为马兜铃酸摄入引起的吗?”栾洋认为现有研究数据尚不足以给出确切答案。需要关注该论文的另一个点是四氯化碳前处理动物后再给药的实验设计。四氯化碳常用于动物实验肝损伤造模,该论文结果表明了肝脏有损伤时摄入马兜铃酸比非损伤状态下更容易引发癌症。因此,肝病患者是否能再食用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需要深入研究并且刻不容缓。”栾洋说。

“现在一些媒体将韩泽广团队的最新实验解读为马兜铃酸是导致我国肝癌主要原因的‘实锤’证据,但应该注意到原文献是在幼龄小鼠(相当于1—2岁婴儿)及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上做出马兜铃酸致肝癌的现象,这与临床上肝癌发生情况并不相同,并且国际上多年来发表了多篇独立的研究,均未在成年鼠上做出马兜铃酸致肝癌的结果,因此目前认为马兜铃酸是导致我国肝癌主要原因的‘实锤已落’为时尚早,希望媒体能理性分析和传播。”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全军中医药研究所副所长王伽伯向科技日报采访人员强调。

“马兜铃酸致肝癌的相关研究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长期以来,肝癌在中国的发病率高于欧美地区,既往和目前的研究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肝炎病毒,这也是指导我国肝癌风险防控公共卫生政策制定的基本依据。” 王伽伯说,这是他关心的重点,“若根据这篇文章和此前的一些研究认为中国及亚洲地区肝癌主要与中草药使用有关,将可能使我国肝癌防控方向发生很大改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