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梵高遇见快手:世界级名画复活,重燃人间烟火( 九 )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只是,为了实现这场线上的美学普及实验,快手魔表设计和技术相关人员需要完成对地面识别技术的开发,这是领先于业界的技术,难度不低。在实现上需先画出草图,再由负责3D设计的工作人员将魔表中动态的部分“用自己的手一点点调出来”。

“以往魔表重要集中于人身上,而地面艺术形式一改以往以人为主的特点,是一种跳跃性的创新。”快手魔表相关负责人说。

他们的努力最终促成了星月夜在快手上的“复活”。原本画作以静止的状态体现斗转星移,如今却重归画面定格前的时刻,星空下,流动绚烂之美尽显。

不过,年轻的魔表设计人员更渴望,让外界看到这些感性而真挚的快手用户,“快手本身也有很多精致很美的东西存在”。在他看来,梵高的名画是世界的宝藏,应该被全人类共享,但很多人一辈子都难以得见真迹。虽然现代艺术展有多种与科技结合的呈现,但此次与快手结合是全新的尝试,这可以“增加梵高名画的人口辐射度,达到艺术普及的效果”。

谭甯则认为,这场集体的魔表拍摄“曲高不和寡”,无关审美高低,无关拍摄背景,他们和在北京参观“心灵的畅想——梵高艺术沉浸式体验”展的人群,乃至相隔万里的荷兰梵高艺术博物馆参观的人潮一样,说到底,都是一群欣赏美、感受美、追寻美的人类。他们所做的,都是一种对美最本能的反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