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发行:让世界明白中国电影(16)

影片的质量由我们来判断,或许不一定准确,经过常年的观看,至少我推荐的影片必须是我认可和喜欢的,我认为有价值传播和被发现的。同时,在电影节和海外发行的系统里,它是成立的。有的电影不是不好,它的文本和表达方式更适合国内市场。

电影节是一个有着西方艺术评论系统的游戏,它一定会带有西方系统的问题,西方怎么看第三世界国家的影片,怎么看第三世界国家的电影人,他们有他们的语境。戛纳对电影的艺术指标很高,但你会发现它的规律,它优先设置的议题,比如,第三世界国家的电影应该是什么样子,他们可能认为是社会批判的,它可能不太希望看到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电影展现中产阶级的情感。这和媒体报道、日常阅读,他影像系统的养成经验都有关系,他们会带有一定偏见和预设。当我们在判断什么样的电影可以在海外发行,多少也会带有这样的色彩。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的工作有很大的价值,就是和西方进行更深入的沟通,让西方人明白中国电影。语境要一点一点变化。松太加导演的《拉姆与嘎贝》是我正在推广的一部作品。对于海外市场,松太加是个没有被深入了解的作者,但他已经不是一名新导演。我不止一次和选片人进行深入的讨论,讨论藏语电影,松太加和其他藏族创作者的区别,他影片中表达的当代西藏是什么?他用什么方式表达这些话题?这是我为这部影片工作时特别重要的事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