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杰地灵的狮市古镇( 三 )

壹“蜀中文学大家”的父子传奇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父子同贤的不在少数,就富顺而言,前有熊载、熊过、熊迟父子三中进士,后有韦蕃、韦调鼎父子两登科甲。而狮市的陈崇哲、陈嘉诵父子,却鲜为人知。

陈氏远祖陈世祖与兄世群、子成佐等于清康熙间从福建龙岩入川,居资州(今资中)。孙子陈宏泽再迁富顺县狮市乡,由贸易起家,三子各立堂号,为当时远近闻名的富顺三大号。陈宏泽发家后,于清嘉庆初年从邓姓大商人手中购得位于富顺县城迎江门外、沱江河东岸的凤凰庄,并更名为“福源灏”,意喻富贵源远流长之地。清光绪壬辰年(1892),该山庄历经改扩建,最终形成了一个有99间房屋、48个天井和前、正、左、右四个大院的恢弘庄园。如今,这里早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不仅富甲一方,还有着重文兴教的良好家风。有这样的家世和环境熏陶,入川第五代孙陈崇哲从小敏而好学。光绪二年(1876),由张之洞在成都创建的尊经书院在全省选拔优生,成绩优异的陈崇哲与同乡宋育仁、绵竹杨锐、名山吴之英、德阳刘子雄等成为首批一百多名被择优录取的入选者之一,受业于时任书院山长、晚清大名士王闿运。尊经书院以重振蜀学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真才实学,加上王闿运的潜心施教,造就了一批“蜀秀”英才,陈崇哲就是当年学院小有名气的才子之一。光绪八年(1882),时称“英雄锐哲”的吴之英、杨锐、刘子雄、陈崇哲被学政考选为“优贡”入太学。次年七月初三,陈崇哲与其他47名优贡一起经朝考后在养心殿朝见光绪皇帝。陈崇哲中二等第二十四名,奉旨以教职用,任秀山县训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