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人绝望物理定律“熵增原理”:生命以负熵为食,最终走向消亡( 八 )

科学家认为只要做到了只有单一的热源 , 它从这个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 , 可以全部用来做功 , 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 第二类永动机就能够成功 。

在这个时候 , 随着科学的发展 , 牛顿经典力学的一些局限性也暴露了出来 , 比如牛顿经典力学认为力学过程是可逆的 , 可逆性是指时间反演 , 即过程按相反的顺序进行 。 在经典力学的运动方程中 , 把时间参量 t换成-t , 就意味着过程按相反的顺序历经原来的一切状态 , 最后回到初始状态 。

而1850 年克劳修斯在论文中提出了一条基本定律:“没有某种动力的消耗或其他变化 , 不可能使热从低温转移到高温 。 “这个定律被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 。 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则与力学过程的可逆性相矛盾 。

所以克劳修斯在 1854 年的随笔《关于热的力学理论的第二基础定理的一个修正形式》提出了新的物理量来解释这种现象 , 1865 年正式命名为熵以符号S表示 。

克劳修斯从热机的效率出发 , 认识到正转变(功转变成热量)可以自发进行 , 而负转变(热量转变成功)作为正转变的逆过程却不能自发进行 。 负转变的发生需要同时有一个正转变伴随发生 , 并且正转变的能量要大于负转变 , 这实际是意味着自然界中的正转变是无法复原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