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轨道交通55座车站率先试点非现金支付服务( 二 )

谈到为什么推出非现金支付服务,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轨道交通自2017年8月20日推出互联网票务服务以来,分步实现了线上购票车站取票、二维码乘车、电子定期票、电子发票等功能,为乘客提供了方便、快捷、多样化的票务服务,同时也对缓解车站长时间排队购票、人员聚集等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互联网票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已逾1700万,二维码累计使用量超6亿人次、网络取票机取票量累计超2000万张、电子定期票累计发售15万余张。

负责人表示,北京轨道交通再次聚焦乘客对通过移动支付进行购票、补票、充值的迫切需求,启动专项技术方案研究,列入2019年度工作目标推动落实。

负责人强调,北京轨道交通还创新采取“主扫”+“被扫”非现金支付方案,以应对手机信号不稳定。当乘客在车站人工售票处或自动售票机上购买票/卡,或办理补票、充值业务时,只需按照提示打开微信或支付宝“扫一扫”,扫描设备屏幕上的二维码即可进行支付,扣款成功后完成购票。乘客还可以在车站网络取票机上购买单程票及办理充值,按照提示将微信或支付宝的付款二维码对准取票机上的二维码扫描区域,扫描支付并扣款成功后完成购票或充值。由于网络取票机基于轨道交通专用网络,不受手机信号限制,“主扫”+“被扫”,服务更可靠,乘客更方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