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公募基金净值不动,钱全都存银行了!基金经理在"打酱油"?原来真相是…( 五 )

在中基协备案的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规模在10亿以上的仅有381家,也就是说96%以上的私募将无缘科创板网下打新。

因此,部分中小型私募调整策略,通过借道公募等方式“曲线”参与科创板网下打新。瞄准这一类资金的业务便应运而生,公募基金此类“壳资源”顿时成了香饽饽,满足6000万科创板打新的底仓要求,便可收获纯粹的打新收益。据悉,该类产品一般控制在1.5亿元左右。

券商中国采访人员从沪上一位私募基金总经理处获悉,公司中就有产品借公募基金专户打新科创板。该产品投资策略显示,参与科创板及A股新股发行申购,同时利用股指期货全对冲,闲置资金进行固定收益投资,在降低市场风险的同时追求更高收益。管理费方面,该产品收取1.5%/年,超额业绩8%以上提取20%。“我们这只产品会配置6000万底仓及1000万股指期货保证金,剩余资金用于科创打新,产品规模越高,会稀释收益率,最为理想打新的规模在1亿-1.5亿元。”该私募总经理表示。

据了解,私募借道公募专户打新,可采用A+C套打的模式,部分配置公募产品,提高整体中签率(中签率约0.34%),专户预留部分规模,参与C类打新(中签率约0.28%),规避公募抽签锁定风险,还可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A、C配置比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