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拼搏精神 展现力量之美(逐梦70年)( 五 )

雕塑作品在体育题材美术创作中异军突起,是因为雕塑家不再仅仅满足于模仿与再现运动员的动作与姿态,而是将自身对体育运动的认知进行提炼、转换并融入作品,创造了融物质和精神为一体的美的形式。优秀的雕塑作品,不仅描绘体育运动本身和运动员的肢体语言,更表达出人类对和谐、平衡、秩序、节奏以及自由境界的追求。

奥运梦想 设计助航

2008年8月8日晚8时,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在国家体育场点燃。

对中国美术而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但是美术工作者零距离感受奥运精神的机会,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提升中国整体设计水平的契机。为在北京奥运会整体视觉设计中,将中国元素与现代奥林匹克理念完美融合,设计师们积极思考如何挖掘和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及其在现代设计中不可取代的价值。从奥运建筑“鸟巢”“水立方”到开闭幕式视觉设计,从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到吉祥物“福娃”,从“祥云”火炬到“金镶玉”奖牌,北京奥运会视觉设计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艺术中汲取灵感,结合现代设计,成功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直观传递出中华文明的独特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