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共享单车去哪儿了?( 三 )

在共享单车泡沫破碎后,当初被用来抢占市场的单车,在城市街道横尸遍野。报废的自行车不仅占用公共空间和土地资源,还将产生固体废物。按此前北京自行车电动车协会报道称,2000万辆单车全部报废后,将产生近30万吨废金属。

倒闭的企业置之不理,所有运营整治压力被强加给交通部门,但由于交通部门人手不够,从2017年开始,各城市便开始控制共享单车数量,禁止再投放新单车。

新车劝退,老车调度。目前,在北京运营的共享单车企业共有9家,在北京市交通委约谈后,智享出行、潮牌单车、赳赳单车和智享单车4家企业将主动退出运营或加快整改。原本已经进入北京市的ofo、摩拜、小蓝、哈啰、便利蜂从车辆运行效率、停放秩序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

不只北京,共享单车泛滥成灾的现象在一二线城市也普遍存在,运维和治理的难题成为城市规划的重点,共享单车行业被高度关注。

从2016年至今,第一批进驻城市的共享单车已经过3年年头,而多家地方政府规定的单车报废时间也是3年,按照所有单车都拥有3年寿命来算(多数单车达不到3年寿命),如今只出不进的共享单车也到了更新换代的时间。

推荐阅读